2019除夕,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已经快奔五了。看窗外烟花绽放,听远近爆竹声声,家人围着满桌的丰盛饭菜,心中满是幸福。年,意味着假期;年,意味着团聚;年,也载着岁月日渐的老去。可年的味道,确实越来越淡了!童年的年浓浓的又浮现眼前!
小的时候,盼着过年。年前家里大扫除,用各种报纸糊满墙,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识字的时候,我总会趴在墙上看旧报纸。偶尔妈妈也会带着我,去供销社或者县里的新华书店买各种年画,有大胖小子抱鲤鱼的最为喜庆。冰天雪地的日子,可能流着鼻涕,也会偷着拿个冻秋梨,带着冰碴呢就开始啃。那个甜!那个爽啊!呵呵!妈妈会扯上几尺花布,给我做一件新衣裳,也会带回红头绳,扎一个童子头,或者买点红绫子,绑在辫子上,有时扎在辫尾,有时候也会把辫子挽起来,绑在辫子根部,一点色彩就妆点了整个童年。
那时候对联都是手写的,自己家买来大红纸,村里有文化字写得好的人家里放张桌子,屯里人都带着红纸来,求字,却不用给钱。除夕的上午十一点前,用白面打成浆糊,贴上大小门。年三十吃饺子,总盯着猜哪里有糖,哪里有钱呢?每每吃撑了,寻觅宝贝在初一的早餐才能找到!没电视的时候,是烟花充实了除夕之夜。看着爸爸放二踢脚,吓得躲很远,还要把耳朵捂起来,汀,哐,爆竹在空中炸开,悬着的心也就落下来!最喜欢看放烟花,穿天猴,彩珠筒……每个烟花都有个独特的名字。还有一种烟花,要关了电灯,在屋里点燃,烟花转出漂亮的图案,我们会开心的跳起来鼓掌围观!燃过之后是满屋的硝烟味道,那味道,犹在回味!每次包饺子,奶奶都不让我们伸手,却经常告诉我们,包饺子要捏出漂亮密麻的褶,这样看着好看,女孩子包饺子好看,将来能找个帅气的对象!我们会笑着跑开,喊一句,才不要呢!其实,心里满是期待,现在我包的饺子还很多褶呢!后来,有了电视,看春晚就成了除夕的重头戏,家里一般都是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再后来,读书,离开家,工作,结婚,生活越来越美好,可年都怎么过的,记忆却不再那么深刻!也许习惯了衣食无忧,物质丰富的日子,年,不再是童年的味道。时间无影,岁月无痕。堆积的年轮,印在眼角,密得像童年包的饺子。
童年是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年味也成了记忆里的味道了!可心里,还有一份感恩,感恩这个时代,感恩带给人民幸福新生活的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