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地活蹦乱跳的土鸡,郭家店镇的李老汉一家犯起了愁。200余只土鸡,纯天然散养,肉质鲜美,味道绝对没得说。可是,两位老人行动不便,儿子智力又有问题,这些土鸡该怎么卖呢?
郭家店镇的李老汉一家是镇郊村4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老汉今年75岁,因为脑血栓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唯一的儿子又是智力残疾二级,老伴患有风湿病多年,行动不便。为帮助一家人增加收入,尽快脱贫,吉林省四平市平东地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李岩作为镇郊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自掏腰包为其购买了200余只鸡雏和60斤饲料帮助其发展庭院经济。
这批鸡本打算拿到市场卖个好价钱,可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至今无法脱手。眼看着土鸡一天天长大,却卖不出去,一家人犯起了难,要是这些鸡都卖不出去砸到手里,那可就一下回到解放前了。
镇郊村村委会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情况后,镇长顿剑峰立即在工作群中号召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干部积极购买“扶贫鸡”,坚决打通庭院经济与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一天下来,捷报频传,收获令人感动。“信用社25只”,“绿健公司20只”,“源泰银行18只”,“棚改地块施工企业30只”,“梨树县圣源贸易有限公司20只”,“我要三只”,“我定两只”……工作群里的每条信息都传递着大家对扶贫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捉鸡、装袋,8月6日一上午,机关干部及爱心单位将200余只土鸡购买一空。
镇长顿剑峰表示,通过这种“以购代扶”的扶贫方式,一方面能激发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对其他的贫困户起到带动作用,我们党员干部要争做不挣钱的“推销商”,解决贫困户的“心头病”,帮助他们找准致富门路,早日脱贫致富!
当镇郊村村书记郑少辉把2万余元卖鸡钱交到李老汉手里的时候,李老汉激动的说不出话,他留着眼泪不停的表示感谢。
情怀事大,见于细微。扶贫,不只是填表格讲政策,更应该是以己之力,发自内心的帮助弱势群体,这才是把扶贫扶到了实处,扶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