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吉林基层党建进行时丨坚持四化并进构建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共同体——梨树县梨树镇春阳社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案例

时间:2019-10-23 来源:梨树广播电视台

一、背景起因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特点,仅仅依靠社区现有志愿服务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现实需要。如何凝聚社会志愿服务力量,盘活志愿服务资源,拓宽志愿服务领域,解决社区“小马拉大车”难题是城市社区党组织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的崭新时代课题。为此,春阳社区探索把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把专业手段应用于志愿活动中,让志愿服务更有实效。

43.jpg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志愿者队伍规范化管理,保障志愿服务行稳致远。梨树县爱心快递联盟是春阳社区参与创建、注册的专业志愿服务团体。2014年以来,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队伍已从开始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280人,吸纳了长春等外地的爱心人士,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新成员仍在持续加入。在“爱盟”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党组织深刻认识到,只有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志愿服务工作才能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影响。因此第一时间制定了“爱心快递联盟”章程,明确了联盟性质、称呼定义、会员义务、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建立了“爱盟”QQ群、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统一了活动口号、团队旗帜和志愿者服装,为联盟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化打造,拓宽志愿服务覆盖范围。春阳社区党组织经过精心谋划,启动了爱心快递联盟“圆梦学子”、“家有儿女”、“爱心超市”等三个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项目化运行,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深入、更加持久、更有效果。“圆梦学子”助学计划主要是帮扶县内贫困失学孤儿,从物质和心理上进行多对一、长期性的帮助;“家有儿女”尊老计划是志愿者们利用节假日定期走访县内敬老院,为老人做饭、包饺子,帮他们剪头发、打扫卫生,送去米、面、油等爱心物资;“爱心超市”扶贫计划是通过向结对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爱心市民等社会各阶层爱心人士发起募捐活动,免费提供给辖区贫困群众大量的衣物、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具等。目前,已开展项目内志愿服务活动90多次,受益群众达1900人。

3.提升志愿活动专业化水平,促进志愿服务精准高效。春阳社区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志愿者团队专业资源,开展系列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专门性需求。携手劳动局志愿者团队,于2016年和2017年先后两次举办大型现场就业招聘会,为490名失业居民提供了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春阳社区也被评为全省充分就业社区;联手邮政系统志愿者团队,举办大型专场集邮展,展览展示建国以来历次发行的邮票和钱币,吸引200多名集邮爱好者参与展览活动;县剧团志愿者团队发挥专业特长,定期为社区居民奉献精彩纷呈的二人转专场演出。此外,消防知识讲座、法律讲堂、健康知识问答等活动陆续在社区展开。两年来,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开展的专业性志愿服务活动达到156次,精准高效的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43.jpg


4. 推动志愿领域广泛化聚集,实现志愿服务共建共享。一是倡导“指尖爱心行动”让公益爱心聚起来。创建社区志愿者“天天向善”微信群,群成员每人每天发红包1元钱,聚少成多,扶贫助困。目前,“天天向善”已募集爱心资金1650元,均用于开展贫困人群的救助活动。二是探索“代表先行”志愿服务模式让先锋模范动起来。激发志愿者服务队伍中的人大代表先进典型潜能,以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以“代表亮身份、代表轮流接待、代表解民忧”为抓手,打通人大代表与社区百姓的交流渠道,通过提供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志愿服务方式,拉近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距离,尽职尽责解决民生诉求。三是借助志愿服务办实民生实事让百姓生活美起来。组织发动志愿者分片包保责任区,彻底清理楼内外白色垃圾和小广告。春节前夕,开展“爱心年货进乡村”活动,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春联、红内衣和红袜子等爱心年货,用志愿者的火热爱心温暖贫困户的心田。

三、成效反响

1.社区志愿服务领域得到深入拓展,实现志愿服务项目的“一网揽尽”。从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到关注老年人生活状态;从为贫困居民提供无偿援助,到协助弃管小区强化环境治理;消防安全、生理健康、文化生活、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都有志愿服务团队的身影,充分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品牌项目不断涌现并日渐成熟,社区党组织引领多方志愿力量织密了服务群众的“一张网”。

2.社区志愿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实现志愿服务力量的“一呼百应”。社区党组织统筹各方志愿力量和资源,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树立起了形象和威信,让志愿服务的文明之花处处绽放,点亮了无数弱势群体的生活希望。截止目前,社区志愿者队伍已走访慰问县内敬老院老人28次,帮助品学兼优的失学少年儿童27名,为1800位贫困居民提供免费日用品,为辖区贫困学子捐赠学习用品70次,为农民贫困户提供扶贫金2000余元,为贫困大学新生提供助学捐款4000余元。

43.jpg


3.社区志愿服务理念广泛传播,实现志愿服务精神的“一贯到底”。在社区党组织带领和推动下,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奉献、友爱、互助、协作”理念深入人心,在系列活动、特色项目中大力营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融合的共处氛围,在团结互助、扶贫济困中引领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志愿服务精神不仅聚集人气,也凝聚人心,构建出春阳社区人人志愿参与,人人乐于奉献的融洽和谐景象。

四、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党组织引领,创新服务载体,调动优势资源,有利于服务对象的精准定位。以立项形式统筹志愿服务,打造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科学化发展,能够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范、有效,促进志愿服务的全面发展。

234.jpg


启示之二: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必须着力满足群众需求。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以群众需求为核心,有针对性的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和措施,实行清单式管理,让“百姓需求清单”与“志愿资源清单”相对接,一对一完成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实现“精确制导”,不留“死角”,展现志愿服务效果和质量,最终达到让居民满意的目的。

启示之三: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必须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志愿服务领域广、头绪多、事务杂,要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树立“志愿服务共同体”理念,充分调动结对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建设,由社区搭建“爱心平台”,实现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结对共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